在东莱郡休整了几天后,便已经是农历正二月初了。有斥候来报,辽东的海湾已经解冻,海船可以靠岸了。
但是,陶应仍然没有直接对辽东发动进攻。
而是下令蒋钦用海船运兵,先将军队全都运送到渤海海峡附近的庙岛群岛上去,这样就可以在后续的兵力投送中距离更近。
用了三天时间,十万大军,以及后勤物资,全部都运到了庙岛群岛的几个稍大点的岛上。
然后,以吕布为先锋,蒋钦为副先锋,带两万人马直奔辽东半岛的尖角西侧的……沓氏县。
……
沓氏县,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大连。
但又略有差异,因为后世的大连市在汉代还有一部分是浸在海水里的。大概位置是在大连市靠东北区域的地方。
……
(附录:东汉沓氏县位置地图。)
……
沓氏县在很多史册记载中,也叫沓县。
这个地方的开发,始于商朝。史载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带五万百姓,渡过渤海海峡来到辽东,建立了……箕子朝鲜。
当时就是在这个地方登陆的。
而这个地名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山东大族沓氏迁居于此,故而叫做沓氏县。还有一种说法,是“纷至沓来”的意思。
即:在秦汉战乱时期,很多山东半岛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不顾海上的风险,从东莱乘船出发,沿着庙岛列岛的众多大大小小的岛屿……“纷至沓来”……来到这个地方,于是,就有了沓县。
……
原本,在汉末时,这里还只是一座小城。
但是,自从五年前,公孙度得知陶应用海船奇袭东莱郡,夺占青州,“断龙”徐州、豫州那场大战之后,公孙度就开始重视沓氏县了。
之后,在这里修筑了非常高大坚固的城池。其城池的高大和坚固程度,比之辽东的“王城”……襄平城,也不相上下。
除此之外。
还在周边海岸线上修建了旱寨、水寨,以及很多的哨所和烽火台。只要某处烽火点燃,警情很快就会传到沓氏城中,并通过连接沓氏城与襄平城的沿途烽火台,将警情快速传往辽王公孙度的王城……襄平(今辽阳市)。
不过,现在不用了。
因为,此刻的辽王公孙度,早就到了沓氏城中,还在城中建了座属于他自己的行宫。
行宫中的妃子和宫女也有不少,而且成份很杂,来源极广。
按民族分类,大致包括:汉、鲜卑、乌桓、高句丽、夫余、秽、貊、肃慎、真番、挹娄、勿吉、室韦等等。
这些女子都是周边的胡人首领送的。
那些胡人首领的逻辑很简单:你若是看得起兄弟我,那就得睡我送给你的女人,同时,你也送些女人来给我睡。
公孙度到辽东之后,先是凭武力打败了周边所有的胡人,打得他们不敢反抗,然后,又使劲地睡他们的女人,让胡人首领们觉得公孙度很讲义气,够哥们。
于是,纷纷俯首称臣。
……
此刻,沓氏县的临时行宫内,公孙度高坐于丹墀之上的王座。
阶下文左武右,济济一堂。
文官一列包括:范方、史倔、田彦、公孙恭、晏禄、谢蹊。
武官一列包括:阳仪、柳毅、张敞、左琼、梁琚,以及高句丽籍大将大加、优居、然崇等等。
看了一眼阶下众臣。
公孙度缓缓地说道:“陶浪子气焰嚣张,欲侵吾辽国,诸位有何良策?”
谋士史倔道:“依微臣看,恐怕这事还是因袁氏而起,兴许也可以因袁氏而止。”
公孙度挥了挥手,示意史倔接着说下去。
史倔见状,又接着说道:“此前,陶应的左军师贾诩让人送来两个空的木盒,咱们取袁熙、袁尚兄弟之头,用木盒装了送回。
但是,这恐怕并非陶应的真意。
或许,陶应想要的远不止如此!
从这一次陶应所杜撰的所谓辽王“八大罪状”中,就可以看出,其中排在最前面的三条,就与袁氏有关。
这三条分别是:
其一,擅自收留叛逆袁绍、袁熙、袁尚父子的妻妾,是为不忠。
其二,与袁绍、袁熙、袁尚父子的妻妾一屋同住,是为乱伦。
其三,收留淳于琼等叛将,是为图谋不轨。”
说到这里,史倔便停了下来,仔细地看了看公孙度。
见公孙度没有生气。
才又接着说道:“依微臣看,最重要的是第一条。那陶应名为浪子,又好人妻。而袁绍、袁熙、袁尚父子的妻妾,又都是经验丰富的美妇。
大王身边女眷甚多,也不在乎少这几个。
若是大王愿意割爱,将那一群美妇送与陶应,也许,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公孙度闻言,嘴角抽了抽,没有说话。
“此言谬矣!”
另一位名叫谢蹊的谋士上前反驳道:“那陶浪子虽然好色且好人妻,但毕竟是一方诸侯,又怎会因为几个美妇而发动战争。其出兵来侵吾辽东,必是想要据有这片肥沃的土地,夺占咱们大王的基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