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月光漫过诗滢轩的琉璃瓦时,荷生正站在观星台的青铜鼎前,将一枚嵌着星砂的荷种放入鼎中。三十岁的她已是荷脉研究院的院长,发间的银簪早已升级为量子存储器,存储着从唐代梦荷到现代沐荷的所有生命数据。当荷种接触星砂的刹那,鼎身突然浮现出流转的星图,“荷仙座“的每颗星子都对应着一枚荷种,星轨的走向与富春江千年来的河道变迁完全吻合,像时光在天地间画下的同心圆。
一、鼎中的轮回
荷脉研究院的“星荷鼎“复原工程终于完成。这尊按宋代图纸复刻的青铜鼎,内壁铸着《荷仙秘谱》记载的“九转培荷法“,鼎底的星纹则对应着临风观星笔记里的“荷仙座“坐标。荷生将从全球111处古荷池采集的淤泥填入鼎中,淤泥里的微生物在星砂的催化下迅速活跃,竟在鼎壁形成了动态的荷影——从唐代梦荷的瑶池仙荷,到1981年沐荷的富春江荷,再到当代的太空星荷,三千年的荷脉在鼎中完成了一场无声的接力。
“外婆说过,鼎是天地的肚脐。“荷生盯着鼎中旋转的荷影,银簪的量子芯片突然解析出一段隐藏信息:宋代星荷鼎的设计者,正是云帆与梦荷的转世,他们在鼎身暗刻了“荷脉永续“的密码,只有集齐历代荷种基因的人才能激活。当她将自己的DNA样本滴入鼎中,荷影突然定格,在鼎壁拼出“星荷永年“四个古字,笔画的凹槽里渗出的星砂,与空间站带回的陨石成分完全相同,“是祖先在鼎里藏了张跨时空的船票。“
高瓴资本的“星荷永续基金“为鼎中荷种投保了“千年保单“,保单的受益人写着“所有爱护荷的人“。张磊在保单签约仪式上说:“这不是普通的保险,是给文明基因上的锁。“当他将保单副本焚于鼎前,灰烬被星风吹入鼎中,竟与淤泥融合成新的基质,里面长出的荷苗同时具备了地球荷的韧性与太空荷的适应性,“你看,资本会老去,而荷脉在鼎中获得了永生。“
国际天文联合会将“荷仙座“新增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沐荷星“时,荷生正在星荷鼎前举行“种星仪式“。她用银簪蘸取鼎中荷露,在星图上“沐荷星“的位置画了朵荷,画完的瞬间,全球所有“希望荷池“的荷花突然转向星空,花盘的朝向角度与“沐荷星“的赤纬角分毫不差,像大地举起了无数支致敬的火炬。
二、芯片里的家谱
荷生团队研发的“荷脉芯片“通过了国际认证。这种植入荷种的纳米芯片,能记录从萌发到枯萎的所有数据,还能接收“荷仙座“的星波信号,自动调整生长节奏。首批植入芯片的荷种被送往111个国家,其中叙利亚难民营的那批,芯片里预存了沐荷1981年的种荷视频,当荷苗长出第一片真叶时,视频会自动投射在帐篷上,教孩子们辨认荷的叶脉——那些叶脉的纹路,与芯片的电路走向完全一致。
“这是会讲故事的芯片。“荷生给来访的小学生展示芯片的全息投影,画面里,唐代的梦荷正在讲解荷的药用价值,1981年的沐荷接着演示荷田管理,而她自己则补充现代科技的应用,三代人的声音在空气中重叠,形成奇妙的和声。孩子们不知道,芯片的核心算法,正是用沐荷日记与临风星图的大数据训练而成,“就像外婆和外公住进了芯片,陪着荷种走遍世界。“
高瓴资本的“荷脉云“平台接入了所有芯片的数据。屏幕上,株荷的生长曲线汇成绿色的河流,河流的分支点正好对应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文明节点:宋代荷纹陶片的年代、1981年沐荷初种荷的年份、2024年资本注资的时刻……张磊在年度报告中用这条河作封面,配文写道:“商业是浪花,文明是河床,而荷脉是让河床永不干涸的水。“
当“荷脉芯片“的全球数据突破111亿条时,系统自动生成了份特殊的“家谱“:每个数据节点都是一片荷叶,叶脉连接着相关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最终在顶端形成三朵花——梦荷、沐荷、荷生。这份家谱的3D打印版被放入星荷鼎,与鼎中荷种的根系缠绕生长,芯片的电路与植物的维管束渐渐融合,像科技与自然在时光里完成了和解。
三、星轨上的约定
“荷仙座“的探测器传回了新的影像:一颗小行星的表面,被陨石撞击出环形山,环形山的轮廓恰好是朵荷,而山底的矿物质经分析,含有与星荷鼎中相同的星砂成分。荷生团队通过银簪的量子通讯,向小行星发送了荷脉芯片的核心代码,代码转化的电波频率,与临风当年发现的“荷仙座“脉冲频率完全一致。
“外公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收到了星讯。“荷生翻出临风1981年的观星笔记,其中一页画着奇怪的波形图,与这次探测器传回的小行星电波图分毫不差。笔记的空白处写着:“星在说荷,荷在等星。“她突然明白,为何外公晚年总对着星空发呆——他早已破译了星轨的约定,只是在等后代的科技追上他的想象,“所谓永年,是让七十多年前的仰望,在今天得到回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