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荷在整理诗滢的旧物时,发现个2014年的储蓄罐,罐身上贴着张便利贴:“攒钱给妈妈修荷池”,里面的硬币总额恰好是诗滢轩初建时荷池瓷砖的费用。储蓄罐底部刻着个极小的“临”字,是那年临风来帮忙修缮时,诗滢缠着他刻下的,当时女孩还不知道这个大哥哥会成为母亲后来的依靠,只觉得他调试观星璧时的侧脸,与画册里画荷的临敬之很像。
视频通话里,诗滢展示着实验室的“和解荷”:用2004年富春江荷种与2014年北美荷种杂交培育,花瓣边缘是中国荷的粉白,花心是北美荷的淡紫,两种颜色在阳光下晕染出银锁的光泽。“导师说这是‘时间的礼物’。”女孩摘下片花瓣对着光,“你看这叶脉,左边是2004的纹路,右边是2014的,中间却有根共同的主脉。”屏幕外的沐荷与临风同时看向对方,发现彼此手中的银锁与资助协议,在光线下泛出相同的温度,像两段破碎的时光终于在荷的脉络里完成了拼接。
三、跨洋的荷茎
诗滢出发前的清晨,三人在诗滢轩的荷池边拍照。2004年种下的那株荷如今已长成一片,沐荷站在中间,左手牵着诗滢,右手被临风握着,池中的倒影里,三个人的影子与荷影交叠,形成个完整的“家”字。诗滢突然指着水底:“你们看!”淤泥里的古莲子正在萌发,芽尖的生长方向形成个微妙的角度,既对着2004年荷种的方向,也朝着2014年新栽的荷苗,而新生的根须,在水下织出“2023”的字样,像土地在为这场跨越十九年的和解做见证。
“2004年的荷开在2014年的土里,才长出2023年的花。”临风将银锁戴在诗滢颈间,锁扣的弧度与女孩锁骨处的骨骼曲线完美贴合,“你妈妈用九年时间证明,结束不是终点,我用三年时间明白,陪伴是接过她手中的荷种,而你现在要做的,是让这朵荷开得更远。”他打开手机里的跨国监控系统,诗滢轩的荷池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培养箱画面同时亮起,两个屏幕的时间虽差12小时,却在同一秒捕捉到荷的绽放瞬间,像昼夜也挡不住生命的共鸣。
沐荷送给诗滢的临别礼物,是本线装的《诗滢轩纪年》,扉页贴着2004年的结婚纪念章拓片,中间夹着2014年的离婚协议复印件(只保留了诗滢的抚养权条款),末页留着空白,题字是“荷历十九载,破土而生”。诗滢在空白页画下三株相连的荷:左边的标注“2004”,花瓣上有枚婚戒痕;中间的标注“2014”,叶片上有滴泪痕;右边的标注“2023”,花心处画着把银锁,三株荷共用一条根,根须上写着“诗滢轩”。
温哥华机场的安检口,诗滢回头时,看见沐荷与临风站在人群里,两人手中的荷形信物在空中划出相同的弧线——那是2004年荷花开的弧度,也是2014年荷叶落的轨迹,更是此刻为她铺就的跨洋之路。广播里突然响起《荷仙药经》的吟诵调,是临风拜托留学生社团播放的,女孩的眼泪落在银锁上,折射出的光斑里,同时映着富春江的晨雾与温哥华的星空,像两段看似断裂的时光,终于在荷的光芒里,连成了完整的圆。
三个月后,诗滢发来张照片:哥伦比亚大学的温室里,第一株“和解荷”结出了种子,种子的纹路里,能清晰看见2004年的荷纹与2014年的荷痕,交织成“诗滢”两个字。沐荷与临风坐在诗滢轩的藤椅上,看着照片里的种子与池中的新藕,突然懂得,所谓人生,原是像荷一样,即使经历风雨折断,只要根还在,就能从破碎的时光里,长出更坚韧的茎,开向更辽阔的远方。
暮色漫过富春江时,临风在荷池边安装了新的摄像头,镜头对准诗滢2014年亲手种下的那株荷。沐荷的手机震动,是诗滢的消息:“妈妈,种子熟了,我想寄一半回家,种在2004年那株荷旁边。”屏幕的光落在两人相握的手上,像远方的希望,正沿着荷的脉络,悄悄回到最初的地方。
喜欢沐雨荷风请大家收藏:(www.ymxshuwu.com)沐雨荷风衍墨轩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