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F1 赛场移师奥地利斯皮尔伯格。红牛环赛道,群山环抱,以高低落差大、高速弯多、单圈短着称。这里是红牛车队主场,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阿塞拜疆站,林逸风带回的亚军奖杯,给法拉利注入了强心剂。升级后的 SF70H 竞争力提升,团队士气高涨。抵达奥地利,维修区多了些轻松的气氛。
但林逸风的心情却比在巴库时更加复杂。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在他的心头。
FIA的裁决下来了,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因为在巴库赛道上的碰撞,超级驾照被扣2分,奥地利站正赛罚退10位。
消息传到法拉利维修区,气氛瞬间紧绷。毛里齐奥·阿德里巴贝内脸色铁青,在P房里来回踱步,马蒂亚·比诺托则与工程师们低声讨论着策略调整。在红牛的主场,为法拉利争夺领奖台乃至冠军的重担,压在了年轻的林逸风肩上。
傍晚,林逸风刚结束与工程师罗伯托·奇亚帕的例行数据分析会,回到酒店房间,经纪人杰克·哈里森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进来。
“Ethan,好消息!”杰克那张总是挂着职业微笑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车队为你争取到了两个这周末的P房通行证,可以邀请家人来观赛。”
林逸风的眼睛瞬间瞪大了,赛场上那个冷静如“冰人Ethan”的形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围场音爆小子”的夸张表情:“真的?两个?P房的?不是家属看台?”一连串的问题像是机关枪一样射向杰克。
“千真万确,Ethan,最高规格的P房通行证,他们可以全程在车队后方,感受最真实的F1氛围。”杰克忍着笑。
“太棒了!我要让老爸老妈看看,他们的儿子现在有多牛!”林逸风几乎是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挥舞着拳头,差点把桌上的水杯扫到地上。
“名额已经预留,你尽快把他们的名字和证件信息发给我。”杰克说。
“没问题!”林逸风拍着胸脯,一口答应下来。
挂断电话,林逸风脸上的兴奋劲儿还没完全褪去,嘴角依然咧着。他原地蹦跶了两下,想象着父母在P房里为他加油的画面,心里就一阵火热。
“太棒了!老爸老妈要来看我比赛了!”他忍不住小声欢呼,随即又感到一丝微妙的紧张。不是害怕,不是压力,是孩子急于在家长面前展示得意玩具的忐忑。他想让父母看到他最棒的表现,看到他在 F1 赛场叱咤风云,让他们骄傲。这渴望比奖杯更直接。
“得好好跑才行!”林逸风捏了捏拳头,眼神发亮。深吸一口气,先拨通了父亲林建业的电话。嗯,先跟老爸报喜,听听他的意见,然后再去“攻略”老妈。
接下来的几天,林逸风沉浸在赛道分析中。红牛环每个弯角弧度、刹车点、路肩高度、阳光变化,都在脑海构建虚拟行车线。模拟着各种可能的比赛情景,思考着不同轮胎策略下的应对方案。
舒马赫的幻影化身严苛的教练,低语指出瑕疵,分享经验和征服精神。
“红牛环的节奏很快,你要像流水一样,顺应它的起伏,而不是与之对抗。”舒马赫声音带着磁性。“2 号弯高速上坡弯以及5、6 号高速组合,还有最后两弯,都是超车和犯错的绝佳地点。记住,冷静更要果断。”
周五自由练习赛,林逸风状态火热。法拉利在红牛环平衡性极佳,下压力足够。他很快名列前茅,与汉密尔顿、博塔斯、里卡多、维斯塔潘展开激烈的圈速较量。
周六排位赛,天空湛蓝,阳光有些晃眼。看台座无虚席,橙色与红色海洋互相对峙。
Q1、Q2波澜不惊,林逸风轻松晋级。真正的考验,在Q3,决定着正赛的发车顺位。
维修区内一片肃杀,所有车手都在等待最佳的出场时机。
林逸风坐在驾驶舱内,戴着头盔,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右手习惯性轻叩方向盘中心跃马队徽三下。闭眼,深呼吸,再睁开时,那双黑色的眼眸里,只剩下纯粹的专注与冰冷。此刻,他是冷酷无情的“冰人Ethan”。
“Ethan, track is clear. You can go.” 罗伯托·奇亚帕的声音在无线电中响起。
“Copy.”
法拉利赛车如一道红色闪电,驶出维修通道。暖胎圈,他仔细感受着轮胎的温度和赛道的抓地力。一切就绪。
最后一个弯角,他深吸一口气,将油门踩到底!V6 引擎咆哮,推动赛车冲过起跑线,开始飞行圈!
2号弯上坡,3号弯精准切过弯心。直道,DRS开启,赛车尾部喷出炽热的气流。5号弯,是高速右弯,G值瞬间飙升,身体紧贴在赛车座椅上,手臂肌肉贲张,稳稳地控制着方向盘。6号弯,几乎全油门通过!
他的每一个操作都如同教科书般精准。舒马赫的幻影似乎与他融为一体,经验与技巧,此刻都化为他身体的本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