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站的喧嚣与荣光仿佛还萦绕耳边,五星红旗猎猎作响,领奖台香槟的冰凉和震耳欲聋的欢呼,化作索伯车队上下涌动的暖流。主场第四名,一扫巴林的阴霾。这场林逸风主场的F1首秀,给这支瑞士老牌中游车队注入强心剂。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涨。
F1节奏从不给人沉湎过去的机会。短暂庆祝后,车队马不停蹄转战俄罗斯,来到索契赛道。这里氛围与上海截然不同,赛道宽阔,缓冲区巨大,但高速弯角和长直道后重刹区对赛车稳定性和轮胎管理提出严峻考验。
练习赛中,林逸风表现沉稳。他不再仅仅依赖舒马赫的即时指导,开始展现对C35赛车更深层次的理解。他通过无线电与工程师交流,反馈细节精准到位。赛车在高速弯中细微侧滑,轮胎衰退的阶段,不同油量下赛车平衡的变化,他都能清晰感知,做出判断。
模拟器旁,舒马赫幻影出现。声音冷静。
“索契这条赛道,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杀机。”
“90度弯角多,对轮胎侧向支撑要求很高,尤其是左前轮。记住,稳定性是这里的关键,不要无谓消耗轮胎,平顺驾驶比一时激进更有效。”
林逸风点头,脑海中赛道记忆宫殿运转,将索契赛道的每一个弯角、刹车点、甚至路肩高度都与舒马赫的提示叠加分析。他的目标明确:延续上海站势头,再次冲击积分区前列,稳定为车队带回分数。
周日正赛,发车灯熄灭!
林逸风起步稳健。索契第一弯往往伴随混乱,他精准选择线路,避开前方几台赛车轻微接触,波澜不惊守住发车位次。索伯赛车缺乏绝对速度,但稳定性尚可,这在比赛初期尤为重要。
比赛进入中段,节奏逐渐稳定。林逸风身后紧紧跟着一抹熟悉的迈凯伦橙色——两届世界冠军阿隆索。这位西班牙老将驾驶技术老练,紧咬着林逸风的尾翼。
“费尔南多正在接近,Ethan。保持节奏,注意出弯。”工程师声音传来。
林逸风没有回应,盯着后视镜,手指在方向盘上快速调整刹车偏置。“冰人”模式开启,他呼吸平稳,心率几乎没有变化。
阿隆索尝试在不同弯角攻击,利用经验寻找林逸风的破绽。
“他会在长直道末端重刹区动手,注意保护内线,但不要过早刹车,否则影响出弯速度。”舒马赫声音适时响起,如同精准的战术指令。
果然,下一个长直道尽头,阿隆索利用尾流优势抽头,试图从内线超越。林逸风精准执行舒马赫指示,稍晚刹车,稳稳卡住内线,迫使阿隆索走外线,出弯时利用更优牵引力稍稍拉开距离。连续几个回合攻防,林逸风如同经验丰富的棋手,冷静化解阿隆索每一次进攻,展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老练。阿隆索经验丰富,面对林逸风滴水不漏的防守,一时找不到突破口。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比赛进入后半段,一台小红牛赛车从后方迅速逼近——是马克斯·维斯塔潘!这个荷兰天才,驾驶着赛车,气势汹汹杀来。
“Max就在你后面,Ethan。他的轮胎比你更新。”工程师提示带着一丝紧张。
“收到。Max速度很快,保护轮胎,执行B计划。”林逸风无线电回复冷静得可怕,听不出情绪波动。
后视镜里,那台小红牛越来越大。维斯塔潘驾驶风格极具侵略性,每一次尝试都志在必得。林逸风感受到巨大压力,但他知道,硬碰硬并非明智之举,尤其对方拥有轮胎优势。
两人上演短暂攻防。林逸风利用之前节省的轮胎,在几个弯角成功防守,但维斯塔潘赛车优势和更激进的驾驶风格让他难以长时间抵挡。一个组合弯中,维斯塔潘抓住林逸风为了保护轮胎而稍显保守的线路,果断完成超越。
他没有因为被超越而沮丧,立刻将注意力转回自身比赛节奏和轮胎管理。这短暂交锋,反而让他更清晰认识到,现阶段与顶级赛车硬拼不现实,最大化自身表现,稳定拿分才是王道。
最终,方格旗挥动。林逸风驾驶索伯赛车,以第五名成绩冲过终点线。这是非常扎实的成绩,再次为车队带回宝贵10个积分。凭借那次关键超越,维斯塔潘成功登上领奖台最后一个位置,获得第三。
赛后数据分析显示,林逸风轮胎管理出色,几乎达到理论最优状态,索伯工程师们赞叹不已。虽然没能再次登上领奖台,但连续两站比赛获得高积分,林逸风表现已经远远超出赛季初预期。
索契硝烟尚未完全散尽,F1围场爆出惊天新闻!
红牛车队召开发布会,马尔科博士和霍纳宣布:从下一站西班牙大奖赛开始,马克斯·维斯塔潘上调至红牛一队,取代科维亚特,搭档里卡多!
这个消息如重磅炸弹,瞬间引爆整个赛车界。
林逸风正在酒店房间观看赛后分析节目,屏幕突然切入的新闻发布会画面让他愣住。他看着画面中维斯塔潘的脸庞,以及霍纳和马尔科的表情,一时间难以置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