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时间结束,林逸风摘下头盔。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他看向控制台后的施密特。后者正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眉头紧锁。
“怎么样?”林逸风问。他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
施密特抬起头,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
“数据很有趣。”施密特说。
这个评价让林逸风心里一沉。“有趣”在严谨的工程师口中通常不是好词。
“你的学习曲线很快,后半段的圈速稳定性和一致性有显着提升。”施密特的声音毫无波澜。“但基础圈速偏慢。刹车输入不够稳定,对轮胎温度的管理缺乏经验。最关键的是,你对ERS的理解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林逸风皱眉。舒马赫的指导侧重驾驶技巧,ERS这种复杂系统,舒马赫提供的帮助有限。更多需要他自己摸索。
“我还在适应。”林逸风说。
“适应是你的工作。”施密特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更有趣的是你刚才提出的几个关于调校的建议。”
模拟器测试中,林逸风结合舒马赫的提示和驾驶感受,向施密特提了几个想法,比如调整差速锁改善弯中转向,或者增加前翼角度提升车头指向性。
“那些建议有什么问题吗?”林逸风问。
施密特嘴角似乎向上弯了一下,更像是讥讽。
“问题在于,它们过于理想化了。林,你或许在F2、F3习惯让赛车完全服务于你的驾驶风格。但在F1,尤其在索伯,我们首先考虑赛车的整体平衡性和稳定性。你提出的调整方案,理论上或许能提升单圈速度,但可能导致轮胎衰竭过快,或者让赛车在长距离比赛中难以控制。”施密特顿了顿,目光落在林逸风脸上。“你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尽快适应这辆赛车,而不是试图让赛车适应你。把那些天才想法先收一收,专注于基础。我们会给你一个稳定的平台,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它开快。”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林逸风因舒马赫指导燃起的一点信心。他感觉到施密特话语中隐藏的轻视。一个没经验的菜鸟,刚摸到方向盘就想指手画脚?林逸风的“冰人”面具差点没绷住。一股火气噌地一下涌上来。
他强行把话咽了回去。想起舒马赫的提醒,想起自己尴尬的处境。索伯接纳他,看中他的速度潜力,但也对他这个“刺头”充满疑虑。现在顶撞工程师,绝不明智。
“我明白了。”林逸风回答,声音平静。“我会专注于适应赛车。”
施密特似乎对他的顺从有些意外。他点了点头。
“很好。明天早上九点,继续模拟器训练。希望看到你的进步。”他说完,转身投入数据分析,不再理会林逸风。
林逸风站在原地,看着施密特忙碌的背影和屏幕上复杂的曲线。一股无名火在胸中郁结。他拿到F1的门票,却发现这扇门后面,是比想象中更冰冷、更严苛的世界。那个德国工程师眼中的轻视和不信任,像针一样扎人。他知道,光靠舒马赫的“灵魂附体”不够。他必须用实打实的表现,赢得这些人的尊重。
“小子,感觉到了吗?”舒马赫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玩味。“这就是F1围场。速度是硬通货,但信任和话语权,需要你自己去争取。那个工程师,他不是针对你,他是在用F1的方式考验你。”
林逸风默默攥紧拳头。考验?那就来吧。他转身离开模拟器室。脚步比来时沉重许多,眼神却更加坚定。
欣维尔的空气带着阿尔卑斯山特有的清冽,驱不散林逸风胸腔里那股无名火。阿克塞尔·施密特工程师的背影,像一堵无形的墙,挡在他和这辆索伯C34赛车之间。信任?话语权?F1的硬通货果然不止是速度。考验?他喜欢这个词。从F3的吊车尾到F2的积分榜首,他哪一步不是在考验中走过来的?只是这一次,舞台更大,对手更强,连自己车队里的工程师,都成了需要攻克的堡垒。
他走出车队大楼。拿出手机。屏幕亮起,经纪人杰克·哈里森发来信息:“Ethan,下午三点,官方媒体见面会。准备好迎接‘惊喜’了吗?;D”
林逸风看着那个挤眼表情,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弧度。带着点围场音爆小子式的狡黠和挑衅。惊喜?或许吧。也是时候让这个围场,见识一下冰人Ethan和围场音爆小子合体,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了。
他收起手机,眼睛眯起。就从……给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的人,一点小小的震撼开始。
喜欢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请大家收藏:(www.ymxshuwu.com)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衍墨轩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