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乔子寻带着妹妹,站在乔月红家大门前。
“是子寻和子熏啊!”乔月红徐徐打开大门,微笑看着眼前这一对兄妹。
“小姑,你看......我们带谁来了?”
乔子寻说着话,兄妹将站在自己身后的爹娘,缓缓给露了出来。
“二哥,二嫂!”
乔月红脸颊之上,瞬间涌起惊讶和惊喜。
她已经好些年,没有见到自己二哥了,想不到会突然间出现在跟前。
乔子寻将那小院子收拾好,便带着自家父母,来拜访府城里这唯一一位亲人。
大家许多年没见,想必自己爹娘,也十分想念这位小姑子了。
“小妹!”乔海生露出一抹憨笑。
他们家中,兄妹关系最好的二人,此时终于是见上一面了。
晃眼间,他还记得当年妹妹离开时候,留下那一百两银票,改变了自己一家生活。
张氏微笑上前,挽起对方手臂:“月红,近些年来,过得可好?”
“有劳二嫂挂念了,我过得挺好的,快进来屋子里坐。”
“韩菲和韩冲呢?”
“他们啊......他们跟着明勇在读书呢!”
姑嫂二人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往屋里走去。
以前在乔家村之时,她们二人就能说得话来,虽为姑嫂实为闺蜜那关系了。
她们彼此......也有着许多话题聊。
......
“二哥,二嫂,子寻考上了秀才,这事你知道了吗?”
“知道了呢,寻儿跟我们说了。”
张氏放下碗筷,看着身旁小儿子,脸上不禁浮现一抹自豪。
此时两家人,正坐在一起吃着饭。
至于家中那些琐碎之事,两位妇人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谁让她们关系好呢。
这些事情,平时也都是她们在各自家中,去负责和处理的。
“我有个建议,二嫂二哥要不要听下?”说着话的乔月红,也是将筷子放了下来。
“什么建议?”张氏好奇道。
“子寻考上了秀才,你们家里......是不是得招个书童?或者给子熏配个丫鬟?”
“书童和丫鬟么?”
“对啊!我这两天也准备去牙行,给寻一个书童和丫鬟,来陪伴冲儿和菲儿,你要不要一起?”
“这......”
张氏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毕竟,这样事情,她从来......都未曾考虑过。
她一个乡下妇人,何时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家里也会遇上这样事情?
乡下人,哪里敢奢望,身边会有仆人跟随的一天?
此刻的张氏,不禁将目光看向自己儿子,想知道其是什么想法。
这样事情,她还是拿不定主意,毕竟从未经历过。
“娘!这事你抓主意便好!”乔子寻咧嘴一笑。
他相信自己娘亲,定然能将这事处理好,任何人对新鲜事物,也要一步一步适应。
“你啊......”张氏无奈一笑。
但她此刻内心,却是感到满满欣慰。
张氏略微沉思:“月红,你打算什么时候去牙行?”
能问出这番话来,也证明了她,在心中已经做出了选择。
此行,若是能带上两三个仆人回乡下,他们一家在忙活之时,也能轻松许多。
乔子初即将成亲,家里多几人帮手干活,也是不错。
况且现在的乔海生,由于双腿不便,更不能下地干活了,而她还要照顾自己丈夫。
他们家还有酒楼,茶田,过两天又在府城,开一家茶铺。
想到这种种事情,家中还有那忙不完活计,这便是促使,张氏做出选择的主要因素。
“今天下午怎样?二嫂!”乔月红建议道。
“嗯!那便下午。”
张氏微笑着,点了点头。
刚好下午,他们还要和这位小姑子,一起出去购买茶铺。
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处理,能省去不少麻烦。
“对了!娘!你去牙行时候,随便给大哥招一个管账的。”乔子寻提了一嘴。
往后日子,他大哥可得忙家里那些茶园还有酒楼,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确实应该为其配一个帮手。
乔子熏往后,可得坐镇府城即将开业的茶铺。
她身边有着小姑在这里,到时候还有一个丫鬟陪着,乔子寻也能放心不少。
只有将家里安排妥当,乔子寻才能放心下来,到那遥远州城之地,参加三年后科举考试——秋闱!
“还有建议吗?寻儿?”
闻言,张氏脸上浮现浓浓欣慰。
她家里这三子女,能相互为对方考虑,自己能不开心吗?
“娘!你和爹要不要也........”乔子寻试探道。
“不用,我和你爹还年轻着呢,不用人侍候!”
“是是是!爹和娘......还年轻着!”
“呵呵!知道就好,寻儿!”
张氏捂嘴,不禁轻笑起来。
......
“子寻!我爹让我来通知你,过几天,朝廷会有圣旨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