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华国都城凌都的城墙上,旗帜猎猎作响。当凌悦率领凯旋的大军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整座城市沸腾了。百姓们扶老携幼涌向街头,挥舞着彩旗,高喊着"陛下威武"的口号。城楼上,礼官们早已准备妥当,当凌悦的战马踏上第一级台阶时,礼炮齐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直冲云霄。
"陛下万岁!凌华国万岁!"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街道两旁,百姓们自发地摆满了香案,上面摆放着新鲜的瓜果和美酒。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跪在路中央,手中捧着一碗清水:"陛下,这是老朽自家井里打上来的水,请您润润喉。"凌悦下马扶起老者,亲手接过水碗,深深地鞠了一躬。
回到宫中,凌悦连夜召集群臣,论功行赏。大殿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龙骧、霜月等将领依次上前,接受封赏。龙骧被加封为镇国大将军,赐金玉印绶;霜月则被封为护国女巫,统领宫中巫祝。普通士兵也得到了相应的赏赐,伤者得到了最好的医治,阵亡将士的家属获得了丰厚的抚恤。
"此次大捷,将士用命,百姓支持,方有此功。"凌悦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但战争带来的创伤,更需要我们去抚平。"她下令打开国库,调拨粮食十万石,布帛五千匹,分发给受灾最严重的边境地区。同时,减免赋税三年,鼓励百姓开垦荒地,重建家园。
次日清晨,凌悦换上素色长袍,亲自前往边境视察。所到之处,满目疮痍。被焚毁的房屋废墟上,烟尘尚未散尽;被战火摧残的田地里,杂草丛生。在一处难民营地,凌悦见到了衣衫褴褛的难民。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跪在泥泞中,泪水模糊了她的面容:"陛下,我们...我们已经没有粮食了..."
凌悦眼眶微红,亲手将一袋粮食递给那妇人:"安心,朝廷会帮助你们重建家园。"她当即下令,在当地设立粥棚,每日施粥;同时调集工匠,帮助百姓重建房屋。离开时,凌悦悄悄留下自己的玉佩,命人用其变卖所得资助难民。
外交方面,凌悦同样没有松懈。她召见各国使节,举行盛大的国宴。宴会上,凌悦亲自向各国使者敬酒,展现出凌华国的大国风范。她宣布,凌华国愿与各国开展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同时,派出使者前往周边国家,送去珍贵的礼物,表达和平友好的意愿。
"陛下圣明。"丞相赵无涯赞叹道,"如此一来,周边国家必不敢轻易挑衅。"
凌悦却摇了摇头:"治国之道,在于居安思危。"她命人加强边境巡逻,整修城墙,囤积粮草,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
然而,就在举国欢庆之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在民间流传。有人在酒肆茶楼散布谣言,说凌悦用百姓的精血滋养神器,才换来了战争的胜利;还有人说,凌华国虽然战胜了联军,但元气大伤,即将灭亡。这些谣言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引起了一些百姓的恐慌。
"岂有此理!"凌悦得知后勃然大怒。她立即下令,由御史大夫陈正牵头,成立专门的调查组,严查造谣者。一时间,凌都城内风云突变,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纷纷落网。为首的几名造谣者被当众斩首,其余参与者也被处以重刑。
"陛下英明!"百姓们拍手称快。一位老秀才激动地说:"有陛下在,凌华国必将长治久安!"
凌悦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明白,民心的稳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她下令在各州县设立"百姓议事堂",定期接见百姓代表,倾听民意;同时,将"弑血罩"封存于皇陵,向天下表明凌华国永不滥用神器的决心。
一个月后,凌都城外,一片片新开垦的农田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幼苗;新建的房屋鳞次栉比,炊烟袅袅。凌悦站在城楼上,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陛下,国库的粮食已经发放完毕,各地的重建工作进展顺利。"苏墨前来禀报。
凌悦微微点头:"告诉各地官员,要切实关心百姓疾苦,任何贪赃枉法者,严惩不贷。"她转身望向远方,"传令下去,明年开春,朕要亲自巡视各地,看看百姓的生活是否真的改善。"
夜幕降临,凌悦独自站在观星台上。繁星点点,如同百姓的眼睛,注视着这片土地。她轻抚着袖中的玉简,那是此次战争中牺牲将士的名册。微风拂过,带来远处田野里泥土的芬芳,凌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中坚毅的光芒更加明亮。
"凌华国,一定会更好。"她在心中暗暗发誓,"为了这些百姓,为了这片土地,朕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喜欢弑血罩请大家收藏:(www.ymxshuwu.com)弑血罩衍墨轩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